假日跨海看歌劇記


@張錦滿 - 2017/10/13

第31屆澳門國際音樂節開幕節目----是都靈皇家歌劇院Teatro Regio Torino製作的歌劇《Andrea Chenier》。我如常出席觀賞,最大原因是自己難得到意大利,那麼能在澳門看到Teatro Regio Torino出品,慶幸。在香港,也常有意大利歌劇演出,領教過之後,便知道看港產製作,尤如在香港快餐店吃意大利麵,缺乏意式風味,吃後不感覺滿足快感。

  到澳門看原裝進口的意大利製作,才會看到1794年巴黎貴族舞會的排場。

十月一日假期,碼頭繁忙,跨海去看歌劇,要有好回報才值得。今次看的演出,接近九成意大利製作,像是從Teatro Regio Torino直接搬過來,只不過音樂改由澳門樂團演奏,而二、三十位兒童角色和群舞演員轉由澳門本地小孩與舞者擔任而已。能在澳門扯上意大利都靈皇家歌劇院的邊,看到差不多原裝演出,不單只滿足那種「睇咗當去咗」虛榮感,還事實上感受到正宗意大利歌劇質感和樂趣。

今回很易便察覺到原裝意大利歌劇製作優勝之處,首先在於演員造型、服裝稱身這兩項上。舞台上有二、三十個男女演員頭載彩色爆炸頭假髮,他們很習慣這個跨張造型,才能在第一幕,以如此一身鮮豔裝扮,來表現出1789年巴黎貴族舞會奢華和熱鬧開心氣氛。試問換上一批臨時拉伕演員以如此造型來演出幾場,必定造不出華麗縱情效果,更惡劣是,還會可能敗露惡劣品味,令人不忍卒睹。

第一幕,1789年巴黎貴族舞會場面,華麗高貴,不是臨時拉伕的舞台製作所能造出來。
  第一幕,1789年巴黎貴族舞會場面,華麗高貴,不是臨時拉伕的舞台製作所能造出來。

意大利歌劇並非完全陽春白雪,亦有以下層社會、尋常百姓為題材的,《Andrea Chenier》由Umberto Giordano創作,便屬於此類verismo (寫實主義) 傑作之一。該劇在第一幕盡顯巴黎上層極盡奢華浮跨之後;到第二幕,便馬上轉到去1794年法國大革命的巴黎街頭,呈現貧困苦況;到第三幕,劇情順勢發展到同年的革命法庭;而在結尾第四幕,甚至以St. Lazare Prison監獄為場景。我不預期看意大利歌劇,會看到貴族墮落而無產階級興起這類故事,Giordano這齣《Andrea Chenier》開我眼界,長我見識。歐洲上流社會高級藝術,原來也有反省現實,關懷下層的作品。

這個Teatro Regio Torino製作,台上所有服裝、佈景、道具相信都全由意大利運過來,原汁原味,才能呈現歌劇華麗美感,而主要演員亦具高唱功,出生於烏拉圭的男高音Carlo Ventre聲線宏亮,有他壓陣,全晚各演員也確在良好狀態,整體合起來能提供優美聲色娛樂,我聽得過癮。

第二幕,1794年法國大革命時候巴黎街頭,呈現當時人民生活苦況。
  第二幕,1794年法國大革命時候巴黎街頭,呈現當時人民生活苦況。

當晚看節目之前,我有所準備,提早晚餐,我找到MGM酒店大堂旁邊Pastry Bar甜點吧,特別選擇吃tuna salad,配番茄湯,避免吃飽。女侍應也好心,怕我不飽,提議我吃點鰻魚不吃飯,再飲杯蜜糖羌茶暖胃,如此清清淡淡,七分飽,當晚看三小時意大利歌劇,睡魔果然沒來找我,真好。大概我以後到澳門去聽音樂會,都要如此安排。


  第三幕,發展到 O Teibunal Revolucionario 革命法庭,1794年,令人民受苦得到裁判。
  在MGM酒店Pastry Bar吃tuna salad作晚餐,清清淡淡,不吃飽,看歌劇,睡魔不會來。
  餐後看蜜糖羌茶作結,滋潤一下,完美。


#####

照片: 澳門文化局及作者提供

[ #travel #旅遊 #stage #澳門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